半导体制冷片厂家
 
 
行业新闻 制冷技术 公司新闻 半导体技术
液冷热管理系统的意义,液冷热管理系统的意义和作用
来源:本站 时间:2024-06-21
液冷板是电池液冷热管理系统中关键的零部件之一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通过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冷却或加热,保持动力电池组最佳的工作温度,以改善其运行效率并提高电池组的寿命。冷却液式电池冷却系统利用板式换热器在空调系统中获得冷量,然后通过电动水泵、电池内部的冷却板和管路等部件将冷量带给发热的电池,使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液冷系统部件包含较多,液冷板是电池液冷热管理系统中关键的零部件之一。液冷系统零部件包括电池冷却器、电子膨胀阀电子水泵、电池阀、液冷板等;其中液冷板通过冷却液在液流通道中循环流动传递走多余热量从而实现冷却功能,是液冷系统的关键部件。

液冷板可分为搅拌摩擦焊式、口琴管式、吹胀式和钎焊式等。吹胀式成本低、换热效果、生产效率高,钎焊式在结构、重量和散热能力上具备一定优势。吹胀式为目前最主要的液冷板。口琴管式液冷板因其换热效果一般而逐渐被冲压板式替代,2021年冲压式液冷板销量约144万套,市场份额约为73%。

液冷板市场参与者可以分为两类∶产品种类较多的综合性热管理零部件及系统厂商,如银轮股份、三花智控等;主要或专门从事冷却板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如纳百川、科创新源(瑞泰克)等。值得注意是,凭借热管理技术的相通性,科创新源、飞荣达等也切入冷却板行业。三花、纳百川等市占率靠前,2019-2020年,冷却板市占率前三名分别为三花智控、纳百川和银轮股份,其中银轮股份市占率超过30%,纳百川市占率超过25%。科创新源(瑞泰克)20年市占率1.5%,预计21年超过2%,其他厂商2020年合计市占率约为9%,预计21年超13%。

新能源车热管理:冬季续航焦虑 低温热管理潜力巨大

国金证券

行业观点

百万新车迎来冬季续航考验,冬季路试续航下滑24%。2018年全国完成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00.8万辆,同比增长89%;2019年1-2月完成销售14.3万辆,同比增长134%;但冬季道路试验显示8款车型的平均续航里程下滑24%,测试包含的钴酸锂、三元锂与磷酸铁锂均未出现明显的抗低温优势,低温热管理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高温热管理已受重视,低温热管理技术路线更多。由于夏季的40多起电池自燃事件,众多厂商已开始重视高温热管理,而低温热管理潜力则仍有待开发,仅有少数厂家为电池配备了电加热系统;冬季续航是整车厂商乘用体验的核心指标,电池的低温性能则是电池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每一次冬季低续航的阵痛都将促进厂商加速低温热管理的渗透,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低温下电化学反应不活跃是电池冬季电量降低的主要原因。环境温度过低时,电解液黏度增大甚至部分凝固,使得锂离子脱嵌运动受阻,电导率降低,最终引起了容量减少。低温下使用锂电池也易因锂晶枝生长而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容量损伤,并形成潜在危险。与NCA、磷酸铁锂比较,国内主要的电池发展方向NCM811低温性能相对较强,高镍趋势有助于减缓冬季低电量的现象。

研发低温电池是解决冬季续航下降较为根本的方法,高效热管理是当前最可行的冬季续航管理方案。目前低温电池主要方向有电解液改性与全天候电池,混合型电解液可以综合各类电解液优势增强锂电池低温性能,全天候电池技术被宝马认可有机会引领市场。当前液冷热管理技术渗透率相比于去年已获得较大提升,可通过反向加热冷却液来便捷实现低温热管理,目前市场已有众多车型实现了低温加热功能。

投资建议

热管理行业业绩平均净利润增长优于传统零部件企业,成长远景可期。新能源热管理作为热管理行业的分支,随着电池电量、能量密度逐渐提升,三元电池、高镍化的趋势,电池安全性以及能量控制的难度加大,整车厂将会在此加大投入,未来更大的规模、更高的单车价值与高速的增长能够为提前布局的标的带来增长的确定性,当前我们保持预期并持续推荐该板块。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低迷、汽车需求疲软、补贴政策扰动新能源车产销量、供应链子行业竞争加剧、高效热管理系统渗透率不达预期、原材料成本波动、传统汽车业务下滑拖累整体净利润。

 

联系我们


微信手机同号:18038109954
库尔能源制冷片总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名优采购中心B座B210。联系电话:18038109954 胡总监 (TEC制冷片厂家) 粤ICP备2024213474号 XML地图 半导体制冷片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