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制冷片厂家
 
 
行业新闻 制冷技术 公司新闻 半导体技术
拓普热管理系统工作难吗,拓普集团的热管理系统
来源:本站 时间:2024-06-14
拓普集团︱智能驾驶龙头,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何在?

最近两三年全世界汽车卖得都不好,而5G概念一路水涨船高,所以半导体厂商的订单基本被5G占满了。结果今年全球整车销量超预期,ESP(车身稳定电子系统)和ECO(节能模式)芯片脱销了!前阵子南北大众缺“芯”停产的消息也是因为大众全系车型都配置了这俩功能,对选配的厂商来说其实影响不大。

ESP的作用

不少机构和媒体言之凿凿:芯片断供再次印证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其实这事儿既不是断供也无关自主可控,纯粹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周期性抽筋而已。

抽筋归抽筋,“看不见的手”大多数时候还是靠谱的。在这只手的驱动下,中国的汽车产业链迅速发展,许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向价值链上游进发。拓普集团(601689)就是其中一员。

拓普起家的产品是汽车减震降噪系统(NVH)橡胶减震产品和隔音产品,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整车同步研发能力的NVH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减震降噪系统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市场空间有限,行业门槛不高,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所以公司这些年开始多元化布局。根据2020年中报,公司主要布局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和轻量化底盘三大新业务。其中底盘业务已经积累了20年,主要客户包括吉利(00175.HK)、长城(601633)、比亚迪(002594)和通用,约占公司营收的20%多。

摘自《拓普集团2020年中报》

从客户名单可以看出公司产品还是面向国内,国际大厂的认可度有待提高。据不权威数据,公司在全球轻量化底盘零部件市场的市占率只有6%多一点。目前正在导入的客户包括沃尔沃、菲亚特和蔚来,销售规模都不是特别大,所以公司所谓的“爆发式增长”从何而来,这是橙哥暂时暂时保留意见的第一点。

智能驾驶方面公司重点布局智能刹车系统(IBS)和智能转向系统(EPS),其中IBS自称已经经过10年代研发,第四代产品已经定型发布,而EPS也已进入试装阶段。但是都还没有真正贡献营收。

摘自《拓普集团2020年中报》

拓普对于研发投入采取全部费用化的处理方式,财报上的研发费用金额就等于研发投入。虽然这个投入是逐年攀升,但2019年也仅有3亿左右。今年前三季度大约投入了2.6亿,全年也就是3亿出头。IBS和EPS是智能驾驶的两个核心功能,10年算下来几十亿的研发投入到底能把这两项功能做到什么地步,这是橙哥保留意见的第二点。

公司的新业务布局明显是针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最适合智能化的纯电汽车。而纯电车的刹车系统用不了油刹,只能用气刹,所以电子真空泵是智能刹车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优点一是体积小;二是可以完全用电子控制代替人工控制,实现智能化。根据公司对证监会《问询函》的回复,公司二代泵的销售还没有完全放量,完全面向新能源的三代泵应该还处于客户导入阶段。

摘自《拓普集团对证监会问询函的回复》

今年以来欧洲和中国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都超过了预期,以拓普这种放量速度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失了先机,这是橙哥保留意见的第三点。

多个产品处于导入或试产阶段,意味着前期投资开始折旧,相关的生产和管理投入也开始发生,但是营收和现金流却不是马上能见到的。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增长慢于营收增长,而经营现金流则几乎没有变化,正是来自于这种有点儿被动的局面。

摘自《拓普集团2020年三季报》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莫过于特斯拉入华及其雄心勃勃的国产化计划。而针对驾驶舱空调、电池热管理和电控热管理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是完全的增量业务。拓普的热管理系统产品据说已经进入特斯拉供应链,有望受益于特斯拉的国产化进程。

公司最新的动向是在宁波和波兰分别成立热管理系统子公司,这意味着巨大的投入,也意味着公司的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难以快速改善。所以公司于今年进行了再融资,以非公开发行3.2亿股的方式募集资金继续加码轻量化底盘业务,但是具体金额尚未披露。

按照恩智浦的数据,目前一辆中高端燃油车上用到的半导体相关的部件大概价值在400美元,而随着电动化、智能化,这个金额未来将突破1200美元。调研机构IHS也预测,未来10-15年是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黄金窗口期,主动安全类产品如汽车智能刹车系统(IBS)等的年复合增长率甚至将达到26%。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拓普给出了2021年营收增长60%以上的乐观预测。但是以公司目前不太理想的放量速度,要想把前瞻性布局和乐观预测如何真正兑现为业绩,作为“汽车芯片危机”概念股的拓普需要快马加鞭。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汽车热管理,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企业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的分析,就是对公司利润率的深层次分析。

本文为企业价值系列之【盈利能力】篇,共选取84家汽车热管理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以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净利率等为评价指标。

数据基于历史,不代表未来趋势;仅供静态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汽车热管理盈利能力前十企业:

第10 和而泰

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14.34%,毛利率21.35%,净利率9.29%

主营产品:家用电器智能控制器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61.57%,毛利率14.56%

公司亮点:在热管理控制方面,和而泰从集成式热管理控制技术、热泵技术和厚膜加热技术三个方向进行研发。

第9 湘油泵

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14.81%,毛利率25.98%,净利率11.45%

主营产品:柴油机机油泵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31.60%,毛利率32.10%

公司亮点:湘油泵开发用于新能源车的热管理系统的电子水泵(EWP),为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三电系统提供流量持续可调的冷却液持续可靠供应。

第8 中石科技

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11.62%,毛利率29.28%,净利率12.92%

主营产品:导热材料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93.06%,毛利率27.48%

公司亮点:中石科技在新能源汽车上提供水冷板类等散热产品。

第7 盾安环境

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3.57%,毛利率16.76%,净利率-0.58%

主营产品:制冷配件产业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76.06%,毛利率17.00%

公司亮点:盾安环境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关键零部件,包括电子膨胀阀、电磁阀、电子水泵等产品矩阵。

第6 邦德股份

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18.96%,毛利率34.82%,净利率21.82%

主营产品:冷凝器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95.43%,毛利率31.77%

公司亮点:邦德股份是最大的商用及工程机械热管理供应商之一。

第5 川环科技

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12.44%,毛利率26.43%,净利率14.56%

主营产品:汽车冷却系统软管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63.69%,毛利率21.75%

公司亮点:川环科技冷却系统管路在新能源车的领域包含了热管理循环系统管路以及总成,电池包系统管路以及总成,增程式动力系统管路以及总成等。

第4 拓普集团

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11.22%,毛利率21.39%,净利率9.73%

主营产品:内饰功能件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34.16%,毛利率19.03%

公司亮点:湖南拓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和拓普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宁波)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的项目竣工投产。

第3 恒帅股份

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19.80%,毛利率35.45%,净利率19.64%

主营产品:汽车电机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36.34%,毛利率33.05%

公司亮点:恒帅股份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是应用于新能源车电池上。

第2 祥鑫科技

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8.18%,毛利率18.48%,净利率5.82%

主营产品:新能源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59.62%,毛利率19.16%

公司亮点:祥鑫科技对电动汽车电池箱体产品结构设计、电池PACK结构件开发、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开发。

第1 三花智控

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17.47%,毛利率27.19%,净利率11.68%

主营产品: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64.80%,毛利率26.16%

公司亮点:三花智控新能源车热管理产品将加大研发,凸显智能化控制,由零部件向组件和子系统发展。

汽车热管理盈利能力前十企业,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净利率:

 

联系我们


微信手机同号:18038109954
库尔能源制冷片总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名优采购中心B座B210。联系电话:18038109954 胡总监 (TEC制冷片厂家) 粤ICP备2024213474号 XML地图 半导体制冷片厂家